设为首页 | 淘宝店铺 | 繁体版
传统文化
 
联系我们
河南三宗文化旅游有限公司
地址:新乡市平原路石牌坊茶文化街41号
电话:0373-3066299
投诉:0373-3088299
传真:0373-3077231
联系人:李西宗居士
手机:18637313231 13937313231
邮箱:1076629900@qq.com
网址:http://www.my231.com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佛教知识 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佛教知识 > 全文
佛教的世界观
作者:my03  日期:2017/1/6 21:31:34  来源:妙音朝圣  浏览 6448 次

佛教的世界观:

 

佛教产生之时,是印度思想界派系林立、各派争辩不休的时期。针对各派的论战,释迦牟尼提出了中道和无记的理论。中道是指对待问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不能走极端,而无记是指对待一些难以回答的问题不作确定的回答而是先搁置到一边。通过中道与无记的方法,释迦牟尼解决了大多数问题,但是对于有些问题,比如世界的起源和人的生死等一些重要的理论问题,释迦牟尼却无法回避,而正是这些问题形成了佛教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世界”的概念出自佛教。《楞严经》解释“世界”一词说:“世”是迁流的意思,指时间。因为时间就像流水从过去流到现在,又从现在流到未来。“界”是空间的意思,指方位,方位有东、西、南、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还有上下,共10个方位。所以,世界的含义不外乎时间和空间,这和中国文化中“宇宙”的概念大致相同。

在世界的结构方面,释迦牟尼描绘出了一个以须弥山为中心,有太阳、有月亮,还有其他星球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佛教又根据有情生命所居住的层次,把它们分为三界,即欲界、色界、无色界。所谓有情生命是指世间一切有情众生,除了我们人类之外,还包隐畜生、饿鬼以及阿修罗。

三界的第一界为欲界,也就是说居住在这一层的众生基本上都是生活在欲望之中。佛教把欲望归为五欲:财欲、色欲、名欲、食欲、睡欲。另外,根据人的感官,佛教又有另一种五欲:色欲,眼睛喜欢看漂亮的东西;声欲,耳朵喜欢听悦耳的声音;香欲,鼻子喜欢闻美妙的香气;味欲,舌头喜欢品尝可口的味道;触欲,身体喜欢接触舒适的环境。欲界众生的快乐就是建立在欲望的追求上,以欲望的满足为快乐,以欲望不能满足为痛苦。

三界的第二界为色界。色界的“色”不是指颜色,也不是指女色,而是指物质。在色界,众生已经没有男女饮食的欲望,但却还没有摆脱物质的束缚。如果我们人类要想升到色界天,就要修禅定,修到二定层次的禅定,将来就可以升到色界天。根据所修禅定的不同层次,色界天又分为四重天:初禅天、二禅天、三禅天、四禅天。初禅天的天人,已经脱离了欲界淫欲等杂恶诸趣,而得生在寂静清净无染的色地,所以叫做离生喜乐地;二禅天的天人,内心清净,但心中还有喜乐的波动,不能避开劫末的水灾;三禅天的天人,已没有喜乐的情感,只有静妙之乐;四禅天的天人已没有三禅诸天的情感,只忆念清净修行的功德。四禅天中自无烦天以上,已是圣者的境界,不再进入轮回之中。

三界的最高层为无色界。无色界的众生不但摆脱了欲望的束缚,同时也摆脱了物质的束缚。根据所修禅定的不同层次,无色界也分为四重天:空处天、识处天、无所有处天、非想非非想天,前三处天的众生还有心识存在,非想非非想天的众生则完全没有心识了。

    

三界是指众生所居之欲界、色界、无色界。世间一切有情都在生死中流转,依照他们的境界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即为三界。

无色界:

★非想非非想天

★无所有处天

★识处天

★空处天

欲界:

(欲界六天)

◆他化自在天

◆化乐天

◆兜率陀天

◆夜摩天

◆忉利天

◆四大天王

(有情世界)

◆阿修罗

◆人

◆饿鬼

◆畜生

◆地狱

色界:

(四禅天)

●色究竟天

●善现天

●善见天

●无热天

●无烦天

●无想天

●广果天

●福生天

●福庆天

(三禅天)

●遍净天

●无量净天

●少净天

(二禅天)

●极净光天

●无量光天

●少光天

(初禅天)

●大梵天

●梵辅天

●梵众天

  

在三界中,生命以各种各样的形态存在,根据其生理条件和外部条件,佛教将其分为六种类型,即六道。这六道是天道、阿修罗道、人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其中天、阿修罗、人属于高级层次,被称为三善道;而畜生、饿鬼、地狱的众生属于低级层次,被称为三恶道。

天道是六道之首。天道众生生活在拥有无数珠宝和光明的宫殿之中,没有生、老、病的痛苦,是六道中最幸福的一道。天道分为六重天,这六重天众生的欲望程度也是不一样的。以情欲为例,六重天中四天王天和忉利天的人们满足情欲的方式与我们人类是一样的。而其他层次的人们,生命层次越高,其满足欲望的方式越简单。比如夜摩天的人只要拥抱一下,兜率陀天的人只要手拉手,化乐天的人只要笑一笑,他化自在天的人只要互相看一眼,他们的欲望也就能得到很大的满足。虽然天界众生生活幸福,寿命极长,但还是难免一死,而且因为在天界投生时,他们已经用尽了以前的善业福报,所以下一生多投生于三恶道中。

阿修罗道众生福报很大,与天界众生没有太大的差别,又名“非天”。但由于此道众生妒忌心极重,常常与天界众生作战,每次都被打到遍体鳞伤,因而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快乐。

人道众生在三善道中福报最少,一生中要受到生、老、病、死的痛苦,却是适宜修持佛法之道。此道有苦有乐,不至于像天道一样有乐无苦而忘记修行,也不至于像三恶道一样苦难众多而不能修行,所以佛教说六道之中以人道最为难得。

畜生道众生愚昧无知,不大能明白佛法,无法积累善业,一旦跌入畜牲道,就要忍受被追逐和驱使的痛苦。

饿鬼道众生为胎生,一般是大肚子和小脑袋的形象,要忍受饥渴不堪的痛苦,但智力比畜生道高,足以理解佛法。

在六道之中,以地狱道最为痛苦。地狱道可被细分为八热地狱、八寒地狱、游增地狱及孤独地狱四大部分。造作最重恶业者,会投生于地狱道中,经历几十万亿年才有可能离开此道。

根据佛教教义,人的形体终会消亡,但灵魂是不灭的,它在六道中不断反复流转,这种生命的循环反复就是轮回。世间众生无不在轮回之中,只有佛、菩萨、罗汉才能不入六道轮回,而轮回到哪里并不是我们能自主选择的,更不是由天上的主宰来决定的,唯一能决定我们的死后去向的只有我们过往的业力。所谓业力是指个人过去、现在或将来的行为所引发的结果的集合,当我们播种善因就会结善果,一旦善业因缘成熟时,就会转生到三善道;而当我们播种恶因时就会结恶果,一旦恶业因缘成熟时,就会转生到三恶道。

六道轮回图

六道轮回图是佛教解释六道轮回的图画,图中转轮圣王手抱六趣轮,从上顺时针分别为天道、人道、饿鬼道、地狱道、畜生道、阿修罗道。根据佛教教义,除了佛、菩萨、罗汉外,一切众生都要在六道中生死流转,轮回不止。

20170106213312_3686

三千大千世界

在三界中,欲界与色界的初禅天合为一个小世界,而一千个小世界合起来为一个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合起来为一个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合起来就是一个大千世界,也称三千大千世界。所谓三千大千世界,即一个大千世界里面涵括着小、中、大三千世界的意思。如果我们把一个小世界看做是一个太阳系,那么一个中千世界就是一百万个太阳系,一个大千世界就是十亿个太阳系,所以说三千大千世界的范围是非常广大的。

根据佛教理论,一个三千大千世界就是一位佛陀所教化的区域,比如我们现在居住的世界叫做娑婆世界,是由释迦牟尼佛教化的,而西方极乐世界是由阿弥陀佛教化,东方琉璃世界则是由药师佛教化。

另外,佛教认为三千大千世界中的每个世界都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要经历小劫、中劫、大劫的演变。“劫”是古印度时间单位的通称,可以是长时间,也可以是短时间,并没有固定的数量。

小劫:依我们地球的人寿计算,从人类八万四千岁的长寿,每一百年减短一岁,减至人类的寿命仅有十岁时,称为减劫;再从十岁,每一百年增加一岁,又增加到人寿八万四千岁,称为增劫。如此一减一增的时间过程,总称为一小劫。

中劫:二十个小劫为一个中劫,佛教认为我们所处的地球,共分为成、住、坏、空四大阶段,即四个中劫。

成、住、坏、空这四个中劫,不但是我们这个世界所要遵循的必然规律也是整个宇宙每个世界都要遵循的必然规律。但是每个世界的成、住、坏、空并不是都是同时进行的,而是此起彼伏的。当这个世界正在形成的过程中,那个世界却是在住的阶段,而另一个世界却正在毁灭,整个宇宙就是按照这种无常的规律无限循环着。

大劫:经过成、住、坏、空的四个中劫,便是一个大劫,换句话说,世界的一生一灭,便是一个大劫。

成劫、住劫、坏劫、空劫

根据佛教的宇宙观,任何一个世界都要经历成、住、坏、空的演变过程。成、住、坏、空是四大中劫,这四中劫构成了一个大劫,即为世界的成毁过程。

成劫开始,虚空中先起风,形成风轮,之后形成水轮。这些风轮、水轮不断地旋转,把宇宙中的电子、原子以及许多的微尘都凝聚在一起,世界就形成了。

住劫由增劫与减劫合成。所谓增劫,就是这个世界往好的方面发展,越变越好。然后,就进入了减劫,开始往坏的方面发展,出现战争、瘟疫,水灾及其他一些自然灾害。

坏劫时世界开始进入毁坏阶段,生命不断地毁坏与消失,地球环境也不断恶化。

空劫时人类曾赖以生存的地球早已不复存在了。

缘起论

关于世界的起源,一直是人类最感兴趣的话题之一,哲学的唯物论认为物质是产生世界的根源,唯心论则认为精神是产生世界的根源,而绝大多数宗教则认为世界是神创造的,对于这个问题,佛教产生了自己的学说——缘起论。

缘起论是指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或现象,包括物质和精神都是缘起的结果,即因缘集合而生、因缘散失而灭。在佛教原始经典《阿含经》中有“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我师大沙门,常作如是说”的语句,就是对缘起论的解释。其中的“诸法”,是指宇宙人生的一切现象;“缘”,是指事物存在的原因或条件,也就是说宇宙人生一切现象的产生与消失都是条件作用的结果,世界上所有事物都处在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之中。

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悟道,就是参悟缘起论的道理,他指出缘起是事物的本身的相状,是世界万事万物存在的规律,而他只是用自己的无上智慧洞察到了这个规律,并用语言表述出来,使众生都能开悟。此后,在释迦牟尼传法的过程中,他始终以缘起论作为立教之本,并指出如果佛法中没有缘起论,就不成佛法了。从这个角度而言,缘起论是佛法的最根本的教义和理念,是佛教所有理论的源流,例如大乘佛教说修行有八万四千法门,这些法门实际上都是对缘起论的解释和延伸。

此外,缘起论更是佛教独有的思想,也是佛教区别于其他宗教、哲学的根本特征。因为缘起论圆满地解释了世界万法与人类自身的问题,所以相比之下,古印度的其他宗教哲学都显现出了各自理论的不足,这也是佛教得以在印度兴起的根本原因之一。

既然世界万事万物都是因缘而起,那么这些事物的存在或坏灭也是有因可循、有理可据的,这种有因可循、有理可据的关系就是因果关系。任何一个事物,都会对其他事物有一定的影响,其带来的影响就是果,而产生影响的就是因。例如把火当做原因,就会有光和热的果,以此类推,世界上一切的事物和现象都是处在因果结成的网中,我们的人生自然也是无时无刻都在因果网中。在这个因果网中,我们所做的任何事都带来一定的结果,有这样的因就会产生这样的果,有那样的因就会产生那样的果,无论如何,造了因就会产生相应的果,这就是所谓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佛教缘起论

佛教认为,宇宙万法皆由因缘而生、因缘而灭,这就是缘起论的学说。根据缘起论,世界上任何事物的缘起都离不开三大特征,即果从因生、事待理成、有因空立。

缘起论的特征

果从因生:世界上任何一种结果或现象的产生都不是偶然的,都有其必然的因缘条件。如果没有因缘条件,任何事情都不会产生,任何现象都不会出现。

事待理成:任何事物或现象的形成从因到果都要遵循一定的规律,而不是毫无规律可循。例如我们从出生到老死就是一个普遍而必然的法则。

有因空立:有的存在是建立在没有的基础上。比如一段圆木,我们用火点燃,就成了燃料;如果没有火,圆木就不会被称为燃料了。

的观念

依据缘起论,人和事物都是依因缘而产生和消亡的,人要经历生、老、病、死,要在六道中轮回,事物则要因为缘而变化,连世界本身也在运动和变化之中,所以原始佛教把这种世间所有人和事物都不会永恒存在的状态称为“空”,“空”的观念在佛教理论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佛教之所以特别强调空的观念,一方面是因为佛教中认为空是一切事物的实相,另一方面则是佛教要用空的观念与外道思想作战。正是通过空的观念,佛教尽情驳斥了外道提出的一切事物都是独立存在、长久不变的思想。例如大乘佛教的中观学派,正是用空的观念与外道论战,横扫中外,战无不胜。

佛教发展到部派佛教阶段,小乘佛教各派对“空”的观念产生了诸多不同的意见,但总体而言,他们对“空”的理解多是侧重于现在的东西将来会不存在或以前的东西现在不存在的角度。到了大乘佛教时期,大乘佛教对“空”的认识产生了很大的不同。他们主要强调“体空”的观念,认为事物从本质上来就是“空”,一切事物都是由因缘而产生,没有什么“不空”的事物。此外,大乘佛教还认为,既然事物本身就是“空”,那人们对事物的观感从本质上也是不真实的,也是“空”的。

关于空的观念,我们往往陷入这样的误区:

提到佛教空的观念,我们经常听到“四大皆空”的说法,许多人或是把它理解为酒、色、财、气皆空,或是解释为人生到头就是一场空的意思,但事实上,这些理解并不正确。所谓“四大”在佛教中指的是地、水、火、风四种元素。在古印度的诸多学派的理论中,这四大元素被认为是组成世界的基本元素,其中“地”指的是坚性的元素,“水”指的是湿性的元素,“火”指的是暖性的元素,“风”指的是流动性的元素。大乘佛教形成后,沿用了印度原有的思想而加以深刻化,提出了地、水、火、风这四种组成世界的元素都是空虚的,进而指出了这个世界也是空虚的。而在中国,许多人误解了四大皆空的意思,并用四大皆空来作及时行乐或消极处世的依据,这更是完全扭曲了“四大皆空”的本意。

上一篇: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 下一篇: 佛教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影响
 
首页  |  关于我们  |  本年活动  |  全国参团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门市登录
版权所有©2006-2020  河南三宗文化旅游有限公司  豫ICP备14029862号
地址:新乡市平原路石牌坊茶文化街41号  咨询热线:0373-3066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