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淘宝店铺 | 繁体版
传统文化
 
联系我们
河南三宗文化旅游有限公司
地址:新乡市平原路石牌坊茶文化街41号
电话:0373-3066299
投诉:0373-3088299
传真:0373-3077231
联系人:李西宗居士
手机:18637313231 13937313231
邮箱:1076629900@qq.com
网址:http://www.my231.com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道教知识 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教知识 > 全文
道教的主要教义之二
作者:my03  日期:2017/1/16 19:06:03  来源:妙音朝圣  浏览 1895 次

——机

“机”是弓上发箭的装置,《说文》称“主发称之机”,引申为关键、时机、征兆、素质等意。道教将“机”作为天地万物存在的根据和变化的原因,以及人对于天地万物存变关键的体认。

《南华真经·至乐》称“列子行,食于道,从见百岁髑髅,攮蓬而指之说:唯予与汝知而未尝死,未尝生也。”最后的结论为“万物皆出于机,皆入于机”。

南北朝时期的《阴符经》称:“天性,人也;人心,机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天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复;天人合发,万变定机”这里提出了“机”、“盗机”、“杀机”等一系列关键的教义概念。对于“机”的理解,元代俞琰《黄帝阴符经注》认为“机”有两种解释,一种是“权谋知术之士”的解释,一种是“修炼之士”的解释。虽然两者各言其志,但理则暗合。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宋代学者夏元鼎在《黄帝阴符经讲义》称“人道即天道,天道即天机,天机即天性,所称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元代全真道七子之一刘处玄的《无为清静长生真人至真语录》中称:“机者,智也。无道之人用智,则损于人,安其自己,谓之贼也;有道之人用智,则损其自己,安于人,谓之福也。”刘处玄认为“自然之智”即“自然之机”,“明道,则无虑。”

明清道士大多以“机”来说明内丹修炼之术。清代全真道士刘一明在《道书十二种,悟道录》中,从瓜果的子实说起,认为天机运于阴阳,人如果能够掌握阴阳天机,就能结瓜果,成大道。

——命

“命”指寿命。道教认为,人命的寿夭是自然的属性,但又受到人的善恶行为和欲望多寡的直接影响。通过多建善功和清心寡欲的德行,以及内外丹的修炼功夫,人可以尽享天寿甚至得道成仙,长生不老。

魏晋时期的道教经典《太上灵宝五符序》称:“夫人是有生最灵者也,但人不能自知,不能守神,以御众恶耳。知之者,则不求佑于天神,止于其身则足矣”。

《道德经》谈论“命”的地方有两处。第五十一章称“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它将“命”作为命令、干预来解释。第十六章称“归根说静,静说复命。”对于“复命”的解释,河上真人称“复还性命”,王弼称“复命则得性命之常也”。

道教将老子神化为太上老君,并将太上老君视作“道”的化身,因此,“命”受神的主宰。但是,由于受儒家天命观念的影响,道教教义中对于命的阐述,既有听天由命的消极一面,又有我命在我的积极一面。

《老子想尔注》称:“人为仁义,自当至诚,天自赏之,不至诚者,天自罚之;天察必审于人,皆知尊道畏天,仁义便至诚矣。”此句意在说明天有赏善罚恶的意志和功能。

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教人士根据教义著《列神祇》,吸收了大量民间崇拜的英雄神、山川神和功能神。这些天神地祇有的同自然现象有关,有不少又同人的寿命、功名、利禄等有关,因此,“命”也受制于天神、地祗乃至鬼魔。

同时,随着道教外丹术和内丹术的发展,与丹术有关的各种经书、典籍又反复强调了人对于自己的命的能动作用。

《西升经》称“老君说:我命在我,不属天地”,后为许多道人在道教经籍反复引用,体现了道教徒对于寿夭不受制于天命思想的继承,也为外丹术和内丹术的发展奠定了教义基础。

随着内外丹术相继衰落,“我命由天不由我”的“天命观”,逐渐被儒、佛两家的“天命观”和报应轮回观念所替代。清代广泛流传的《太上感应篇》、《功过格》和《阴骘文》都将人的寿天、福祸、富贫、安危等视为由天神、地祇、人鬼所控制,冥冥之中,一切自有命运安排。

——天道

天在上古三代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它有意志、有感觉、知人事、能赏罚。统治者不仅宣称代天应命,而且垄断着祭天的大权。道家把天说成是万物之源,不具人格,并且提出了最根本的存在是“道”,这无疑是对传统“天道观”的巨大冲击。但是,秦汉之际,祭天的宗教传统并未消失。

道教继承了道家学说,提出了自己的神灵系统和神学思想,与祭天的传统宗教形式相对抗。道教的天道思想,指的是以“道”来解释与天有关的内容,即天的形成、天的构成和居于天中的神等。

——地道

地在上古已受到人们的奉祀。《礼记·郊特牲》称:“地载万物,天垂象,取财于地,取法于天,是以尊天而亲地也,故教民美报焉。”上古先哲认为人要依赖地才能生存,所以要亲地、美报。而其祭法也只是“瘗埋于地”,就是将祭地神时用的祭品挖坑埋于地下,将血、酒灌注于地。

大约到了周代,土地之神同方位相联系,并且区分了等级。战国时又出现了后土。道教继承了土地崇拜的习俗,并以道贯穿于地和与地有关的山川中,形成了其教义的地道部分,包括地的形成、地的方向和有关地貌的神灵等。

——人道

先秦思想家都重视人,《尚书》称“唯人万物之灵”。而道家则将人的地位和作用,提到了与道、天、地相同的地位,称“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当然,道家也看到了人的软弱和脆弱的一面,对于人类社会的不公平现象持批评的态度,提出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体现了解决人类社会不公平现象的基本思想。

道教继承道家的思想,提出了独特的“人道观”,即关于人的形成、人和自然的关系、人神关系等一系列具有宗教特色的教义。

——鬼道

对于鬼的崇拜,早在三代之前,就已有之。《礼记·祭法》称:“大凡生于天地之间者皆说命。其万物死皆说折,人死说鬼。”《左传》曾记载子产的话说,“人生始化说魄,既生魄,阳说魂”、“匹夫匹妇强死,其魂魄犹能凭依于人,以为淫厉”。因此鬼也有善恶之分,并且在当时,已有驱鬼禳灾的祭仪。

道教继承了古代有关鬼的观念和崇拜仪式,以“道”贯穿其中,形成了“鬼道”,包括人死后归宿的设想、鬼的形成和分类,鬼和人的关系等内容。


上一篇: 道教的主要教义之一 下一篇: 已经是最后一条了!
 
首页  |  关于我们  |  本年活动  |  全国参团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门市登录
版权所有©2006-2020  河南三宗文化旅游有限公司  豫ICP备14029862号
地址:新乡市平原路石牌坊茶文化街41号  咨询热线:0373-3066299